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祎
金秋的江汉平原,3000万亩中稻掀起金色波浪。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打破晨雾,鄂产早粳稻的清香漫过连片高标准农田,湖北秋粮主产区正迎来一年中最壮观的丰收季。
当金黄的稻谷离开田间,一场关乎资金周转的接力赛才刚刚开始。丰收的粮食能不能得到及时收购,直接关系到全省1900万农民的切身利益。
中小型粮食收购主体普遍面临抵押物不足的融资瓶颈。邮储银行(601658)湖北省分行创新推出信用评估体系,将企业纳税记录、社保缴纳情况、经营流水等多元数据纳入信用评价维度,通过构建新型风控模型,有效破解传统融资对抵押担保的依赖。
客户经理走访义和农产品贸易部。
京山市是江汉平原东北部的“粮仓腹地”。在该市雁门口镇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片,义和农产品贸易部负责人郭合军刚刚获得了100万元的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款,用于扩大秋粮收购。
“只需要填写基础营业信息,经‘两农’平台评估为D级,最快第二天就放款了。”郭合军感叹,这是他申请贷款手续最简单、放款最快的一次。
针对秋粮收购季节性强、资金需求集中等特点,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提早部署,以镇为划分,组织客户经理走访粮食收购企业,大力推广“产业贷”等纯信用贷款产品,助力收购主体积极扩大收购规模。
客户经理走访养殖大户杨庆林。
金秋时节的湖北,千湖星罗棋布的水网正迎来一年中最鲜活的时刻。在汉川市西江乡刘家湖,一筐筐青背白肚的肥蟹被依次搬上货车,即将发往全国各大市场。看着眼前热闹的丰收场景,养殖大户杨庆林的脸上洋溢着喜悦:“今年蟹塘总产量突破8万斤,销售额超300万元,净赚100万元!这多亏了邮储银行那100万元的‘及时雨’。”
深耕螃蟹养殖十余年,杨庆林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和不断积累的养殖经验,将最初的几亩小塘,一步步拓展到如今近300亩的规模。然而,今年随着养殖版图的扩大,资金周转逐渐成了他事业发展的“拦路虎”——春季是蟹苗投放、饲料采购和蟹塘设施维护的关键节点,需要集中投入大笔资金,但螃蟹养殖周期长、资金回笼慢,自有资金始终难以满足生产需求。
得知杨庆林的经营困境后,邮储银行汉川市支行主动上门对接,工作人员深入蟹塘实地调研,结合其养殖规模、历年经营状况和良好信用记录,提供了100万元水产产业链贷款,纯信用,无需抵押担保。
拿到贷款后,杨庆林第一时间采购了优质蟹苗和高蛋白饲料,并为蟹塘加装了全新的增氧设备与智能监控系统,从源头保障螃蟹的生长品质。整个养殖周期内,邮储银行汉川市支行的工作人员还坚持定期上门回访,成了他身边随叫随到的“贴心金融助手”。
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李楚君说,该行已构建极速贷、产业贷、农牧贷等纯信用三农贷款产品。这类产品针对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打造,个人经营性贷款单户授信额度最高达1000万元,具有审批快、利率优、还款方式灵活等优势,能够有效满足农业生产、加工、流通等各环节的资金需求。
国内配资平台排名.长富资本.短期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